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经贸解读经贸解读

韩国“泡菜危机”告诉我们什么?

发表时间:2010-11-11 00:00:00

    近日,由于大白菜短缺引起的“泡菜危机”正搅动着韩国上下不得安宁,也成为各国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1万多韩元(约合人民币60多元)一棵的大白菜,让老百姓不堪重负,更令一些人因偷白菜蹲班房。
    面对沸腾的民怨,韩国政府也不敢怠慢,专门召开“白菜会议”,宣布临时取消对大白菜30%、白萝卜27%的进口关税,并紧急从中国进口160吨白菜。
    韩国的“泡菜危机”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天灾,而另一方面则是人祸。
    9月份是白菜收获季节,但韩国由于遭遇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而使白菜大幅减产。韩国过去的白菜年产量为25万吨,今年的产量预计仅为15万吨,锐减了40%。韩国人每年要消耗大约145万吨泡菜,再加上通货膨胀创17个月以来的新高助阵,大白菜价格暴涨在所难免。
    韩国人对泡菜的依赖就像吸毒者之于鸦片。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民族能对一种食品如此痴迷。泡菜在韩国已经被神化,因此也就成为政客的筹码。
    韩国农协与政客携手愚民,他们在韩国人心目中播种“只有韩国人的土地才能种出最好的白菜来制作韩国泡菜”。还有就是妖魔化便宜白菜生产地的中国,说中国的白菜不安全,不能吃。就是现在,白菜都成了“金菜”,韩国一些人还在互联网上散布“吃了中国大白菜就得吃驱虫剂”的谣言。另外就是逼迫政府通过高关税的杀手锏来阻止进口。所有这些政策其主要的目的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好换取选票。韩国的农联很善于组织游民,不但在本国游行,还到世界主要会场去游行,闹出很大的动静。这样的大动静效果惊人,韩国任何一届政府都不敢放胆进口国外的便宜农产品,包括美国的牛肉。由此看来,贸易保护主义使韩国菜价高涨就是咎由自取了。
    不能想象,如果韩国人的“食物鸦片”——泡菜真断了档,韩国人的一日三餐该如何下咽。尽管嘴里说着中国白菜不安全,但在情绪与胃口之间,他们还是选择了胃口。最近几天,韩国除了紧急从中国进口白菜外,还大量进口泡菜。据了解,山东一些生产泡菜的厂家国庆期间接到的订单比往年增加了50%,不得不加班生产。甚至有些厂家生产能力已饱和,没法再接单了。需求量的突然增加,使得山东半岛等地的白菜价格也在大幅上升。
    韩国“泡菜危机”告诉我们,民以食为天,食物价格的上涨一般都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概不例外。民生无小事,任何制度的政府都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韩国只有4874万人,韩国发生“泡菜危机”了可以进口;中国有13亿多人,而中国的粮食或蔬菜等不要说发生危机,就是发生短缺,到什么地方进口?我们要从韩国的“泡菜危机”中汲取教训,不仅要建立食品供应的应急机制,还要未雨绸缪,建立粮食和蔬菜生产与供应的长效保障机制。
    大家都知道,农产品受气候的影响很大,这是农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的一个特色。今年中国的受灾地区很多,最近海南的连续暴雨就使这个蔬菜生产大省无菜可吃,只能从外地调运。全国的蔬菜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也使CPI的控制成为难题。这就提醒我们,今后灾害性天气可能成为常态,虽然我们国家大,南方受灾有北方,国内有调剂的余地,但产量的减少必然带来价格的大幅上涨。因此,如何在气候多变、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保障粮食和蔬菜的供应,解决好民生问题,应该是各级政府重要的课题。(2010年10月11日《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