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风险预警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风险预警>日常警示日常警示

2006年舟山出口水产品贸易问题及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07-04-28 00:00:00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舟山水产品出口在面临原料紧缺、人民币升值、世界各国纷纷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规,国际贸易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浙江、舟山检验检疫局的支持下,2006年舟山水产品出口货值为7.1512美元,占全年市出口总额的39.3%(按舟山检验检疫局统计数),为舟山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06年舟山(不包括嵊泗)共出口水产品12475批,数量为22.63万吨,贸易总额达7.15亿美元,数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增加9.38%和12.42%,其中加工水产品数量为22.04万吨,贸易总额达6.89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加9.40%和12.52%;活水产品出口5914吨、货值263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99%和11.74%;精深加工产品数量达11.20万吨、金额4.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56%和45.03%;来/进料加工产品的数量和金额分别达到1.25万吨和0.59亿美元,同比增长52.71%和40.29%。
    被国外通报共11批,其中二氧化硫超标6批,全是被韩国通报,占国外通报的55%,产品均为野生梭子蟹;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3批,产品分别为鱿鱼及章鱼产品,贸易国家为韩国(2批)和日本(1批);多聚磷酸盐1批,为出口葡萄牙的单冻红虾仁;缺乏卫生证书1批,为出口意大利的单冻红虾仁。
    (一)贸易国家
    据统计,2006年舟山水产品出口市场仍以传统市场为主,欧盟、美加市场稳步发展,如表1所示。
表1  2006年水产品出口不同国家情况
国家
2006
2005
同比增长(%)
批次
重量(吨)
金额
(万美元)
批次
重量(吨)
金额
(万美元)
重量
金额
韩国
3168
68285.02
17463.53
3143
74452.66
17264.96
-8.28
1.15
日本
4670
59011.96
26633.87
4806
55101.26
24998.58
7.10
6.54
欧盟
2413
52629.68
16993.58
1963
44356.70
12686.00
18.65
33.96
美加
722
12050.98
2898.69
530
8484.98
2247.53
42.03
28.97
东南亚国家
325
11492.10
1206.93
237
8949.09
1403.48
28.42
-14.00
其他
619
16974.5
3679.41
504
10158.72
2610.9
67.09
40.92
合计
11917
220444.24
68876.01
11183
201503.4
61211.45
9.40
12.52
    如上述所示,韩国、日本、欧盟仍是舟山水产品的主要贸易国家,数量分别占31%、27%和24%,贸易额分别占25%、25%和39%,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当前形势来看,尽管欧盟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规,对输欧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各有关政府部门和广大企业共同努力下,2006年输欧水产品增长较快,数量和贸易额达5.26万吨和1.70亿美元,分别增加18.65%和33.96%。
    日本自5月29日起推行《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全国输日食品、农产品出口出现较大下降,但舟山水产品输日数量和贸易额分别达5.90万吨和2.66亿美元,同比增加7.10%和6.54%。
    相对来讲,输韩水产品数量下降较多,比去年减少了0.62万吨,为6.83万吨,主要受二氧化硫检测标准的提高,而影响了甲壳类的出口,但贸易额反而增长1.15%,达1.75亿美元。这也说明输韩水产品正在朝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出口美国的水产品增长更为迅速,尽管只有1.21万吨、0.29亿美元,但同比增长了42.03%和28.97%。这都充分说明舟山作为全国海捕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出口的水产品风险低、质量较安全,在国外享有盛誉。
    (二)出口品种
    如表2所示,出口主要品种有冻鱼类、头足类、虾和蟹等甲壳类、水产罐头类产品。
表2   出口水产品的基本情况
种类
2006
2005
同比增长(%)
批次
重量(吨)
金额
(万美元)
批次
重量(吨)
金额
(万美元)
重量
金额
冻鱼类
4383
86591.61
21979.98
4121
82815.74
18886.26
4.56
16.38
头足类
3377
54164.12
18112.63
3379
51385.58
17115.43
5.41
5.83
虾类
2168
40713.09
16681.79
2129
34672.88
14152.79
17.42
17.87
蟹类
1390
22454.33
7069.02
1262
16327.33
5747.73
37.53
22.99
水产罐头类
222
4626.63
877.90
114
2514.88
325.53
83.97
169.68
其他
309
10157.17
4033.31
38
10942.11
4819.1
-7.17
-16.31
其中
精深加工
6538
111951.41
41207.13
5084
74856.19
28413.04
49.56
45.03
来/进料加工
1010
12545.47
5861.53
967
8215.35
4178.29
52.71
40.29
    其中冻鱼类产品出口仍为舟山大宗品种,占全年总量的39.28%;蟹类产品增长较大,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了37.53%和22.99%;虾类产品也稳步增长,特别是输欧虾仁出口达1.99万吨、0.83亿美元,占舟山虾仁出口的半壁江山,为48.89%和49.70%。
    二、质量分析及措施
    (一)出口情况
    2006年舟山水产品出口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企业对质量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企业自检自控能力正在不断提高,水产品安全质量状况较以往有较大的提升,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各不同品种的在加工及原料等方面中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1、鱼类
    2006年,在出口的水产品中,冻鱼类产品出口量仍排在首位,数量为8.60万吨,占全年总量的39.28%,同比增长4.56%;贸易金额为2.20亿美元,占全年总量31.91%,同比增长16.38%。
    2006年,舟山出口的鱼类产品未有一批被国外通报。但在国内的出口检验过程中,共检出安全卫生不合格产品11批,主要是组胺(鲭鱼毒素)超标6批,此外还有微生物超标及致病菌阳性5批。
    组胺超标的产品为鲐鱼参,这些鱼种都属于鲭鱼类,其体内组胺酸天然含量较高,若企业在收购时对鲜度把关不严以及生产加工时质量控制不当,易发生细菌变繁殖,并产生组胺脱羟酶将组胺酸分解生成组胺。
    鱼类产品种细菌总数超标3批、大肠菌群1批、副溶血性弧菌1批,产品分别为煮星鳗、冻二去鲣鱼、黄线鱼干、小黄鱼和红娘鱼等。这主要是个别企业加工卫生控制不严,如加热不安全、落地产品处理不规范、加工用水余氯控制不当、实验室未能有效检测等原因所致。
    头足类: 2006年,头足类产品出口排在第二位,出口5.42万吨、金额达1.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41%和5.83%。头足类产品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达2.36万吨、1.03亿美元,分别占总量的43.54%和56.90%,占整个输日水产品的40%和38.72%。
    从2006年检出的不合格情况及被国外通报情况来看,尽管致病菌及微生物超标现象较2005年有所下降,但仍为影响头足类产品出口的产处要因素。被韩国通报红鱿鱼下足寿司中大肠菌群超标1批、冻鱿鱼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批,被日本通报冻章鱼中大肠菌群超标1批。这主要是因为鱿鱼和章鱼生活在污染较为严重的近海区域,致病菌及微生物本身含量较高,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又质量意识不强、清洗不完全干净、加工用水余氯浓度不够、被工人二次污染等因素所致。由于微生物及致病菌一直是困扰头足类产品出口的因素,因此企业自身应加强头足类产品中致病菌和微生物等安全卫生项目的检测。
    3、虾类
    虾类产品以4.07万吨和1.67亿美元排第三,同比分别增长17.42%和17.87%。其中输欧虾仁825批、1.99万吨、0.83亿美元,占舟山虾仁出口的半壁江山,分别为48.89%和49.70%。被国外通报2批,1批为出口意大利的单冻红虾仁缺卫生证书,另1批出口葡萄牙的单冻红虾仁多聚磷酸盐超标。
    产品中二氧化硫超标问题至今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仍是虾类产品出口的拦路虎。虾产品中产生亚硫酸盐的原因主要是渔民滥用亚硫酸盐保鲜剂,而工厂收购原料时源头把关不严,亚硫酸盐检测不到位,加之货源竞争激烈,亚硫酸盐超标的原料仍有市场。
    1批输意虾仁缺卫生证书主要是企业和意方客户衔接不当,在货物通关时未能及时提供卫生证书所致。1批输葡的单冻红虾仁多聚磷酸盐超标的原因是企业为追求最大利润,违规长时间对产品浸泡多聚磷酸盐保水增重剂所致。根据总局下发的警示通报(国质检食函[2006]738号),对水产加工企业特别是输欧企业多聚磷酸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清查,督促企业加强行业自律。舟山检验检疫局新购置了离子色谱化对多聚磷酸盐含量进行检测,有望能得到解决。
    4、蟹类
    2006年蟹类共出口22454吨,金额7069万美元,同比增加37.53%和22.99%。
    2006年,我局检出不合格蟹类产品6批,分别为二氧化硫超标2批,细菌总数超标2批,硝基呋喃代谢物阳性2批。
    韩国对中国产海蟹就二氧化硫含量设限事件是2006年对舟山水产品影响最大的一个事件,韩国通报舟山出口梭子蟹产品中二氧化硫超标共6例。
    2006年5月—10月,韩方先后从舟山出口的海蟹中检出二氧化硫硫超过韩方标准6例,并对相关企业采取了暂停进口的措施,这引起国家、省和舟山的高度重视。舟山局也立即组织人员对此进行专门调查,对退回的货柜抽样作二氧化硫检测,并送往省局技术中心作对照试验,均未检出二氧化硫超标。韩方客户也曾抽样送往韩方食品研究所进行二氧化硫检测,结果也为未检出。韩方此次通报的结果均为30ppm—70ppm之间,明显低于我国和CAC国际标准(100ppm),而且中韩协议也只对干鱼片中二氧化硫的标准定为30ppm。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国家、省检验检疫局反映,积极向韩方提出交涉,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措施,其设限指标要高于国际标准,另外也教育渔民合理,科学使用亚硫酸盐,企业应加强对出口成品二氧化硫检测。
    协会希望通过对2006年舟山出口水产品质量与预警分析,会员企业要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的安全,在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质量安全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根据上述预警分析,重点应关注输韩甲壳类产品的亚硫酸盐的限量。
                          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
                      舟山水产品预警机制示范点工作小组
                           二ΟΟ七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