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风险预警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风险预警>日常警示日常警示

浙江省远洋鱿钓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发表时间:2019-11-20 12:58:00

    2019年前三季度,浙江省生产总值431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呈现出“好于预期,高于全国,领跑东部”的稳健态势。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变中趋紧,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远洋鱿钓高质量发展,既是保障国家大食物观背景下食品安全的根本选择,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加强消费引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远洋鱿钓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远洋鱿钓产业现状
    (一)浙江省远洋鱿钓产业状况
    浙江省远洋渔业自1992年以来,总的趋势是逐步淘汰老旧渔船,远洋产量和投产渔船逐年增加,2018年已达生产量61万吨、生产渔船601艘。远洋鱿钓自1994年来,生产逐步形成规模,生产量逐年增长。2018年,我省已拥有远洋鱿钓企业41家,浙江鱿鱼产量44万吨,其中远洋鱿钓渔船394艘,产量37.7万吨,产值43.54亿元,均为我国首位,世界前列。头足类包括鱿鱼、乌贼和章鱼。浙江省2014年以来,超过50万吨;2016年高达65.98万吨,其中鱿鱼产量58.81万吨,远洋鱿钓产量占85%,为50万吨。2018年头足类产量49.95万吨。
    (二)全国远洋鱿钓产业状况
    2015、2017和2018年3年,全国远洋渔业生产量突破200万吨,2018年为225.75万吨、产值262.73亿元。2018年全国远洋鱿钓企业74家、投产渔船615艘、鱿钓产量51.73万吨。
    (三)全国近海捕捞头足类产量
    头足类包括鱿鱼、乌贼和章鱼三个品种。全国乌贼产量10万吨以上,近几年保持在13万吨以上的高水平;章鱼产量略低于乌贼,维持在10万吨以上;鱿鱼主要捕捞品种为剑尖枪乌贼和太平洋褶鱿鱼,2008年以来均保持在30万吨以上的高水平。头足类制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四)水产品进出口情况
    全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和总值,总的是上升趋势。2018年出口总量432.2万吨、总值223.26亿美元,进口总量522.22万吨、总值148.61亿美元。进出口顺差,最大是2014年的125.13亿美元,2018年缩减为74.65亿美元。
    浙江省水产品出口量50万吨上下,出口额20亿美元左右。水产品进口量不足20万吨、进口额近10亿美元,2018年顺差13.5亿美元。所以,浙江水产品进出口顺差一直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居全省大农业首位。
    头足类制品是浙江水产品出口主要品种之一,冻鱿鱼、冻鱿鱼段、冻鱿鱼块和鱿鱼片、鱿鱼圈及鱿鱼花、鱿鱼丝等是重要的出口品种。
    (五)鱿鱼精深加工
    1.鱿鱼花。机器精准快速地将鱿鱼切段、刻花并浸泡。再投入热水中漂烫,平整软塌的鱿鱼就会翻卷起来,呈现圆柱状或瓦片状,关键是鲜嫩口味的把握和形状的控制。冻鱿鱼花经过半熟的漂烫后,以品相、形状和颜色区分按级别分拣。分拣后的鱿鱼花带着水分送进速冻,迅速结成的冰衣完整地包裹着鱿鱼花,使其保持固定的形态和稳定的口味,就可以装箱入冷库,等候储运销售。可广泛应用于餐饮业、高校食堂、高铁等。
    2.茎鱿鱼精深加工。茎柔鱼体大、且有较强酸味,大规格茎鱿鱼必须通过加工,成为制品才能进入市场。2007年以后,浙江舟山的水产加工厂茎鱿去酸工艺成熟,新产品不断出现,鱼货销售便利,茎柔鱼身价逐年上涨,东南太平洋鱿钓效益大幅上升。东南太平洋茎柔鱼的开发为水产加工业提供了大量低价原料;同时,水产加工业的创新发展也为东南太平洋鱿钓渔船作业提供了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六)鱿鱼产品流通状况
    1、浙江远洋鱿钓主要品种、产量、投产船数及价格。根据2018年浙江省远洋鱿钓统计报表,在四个生产海区投产船数、生产量和产值情况如三个圆图所示,东南太平洋占比高达75%左右;远洋鱿钓产品价格方面,西南大西洋为20000元/吨以上;北太平洋和新西兰为15000元/吨以上;东南太平洋逾10000元/吨;印度洋鸢乌贼价格最低,6000~7000元/吨。
    2.浙江鱿鱼产品流向。进入21世纪,鱿鱼逐渐成为浙江的主要捕捞品种。约1/3制作干品(鱿鱼鲞),以国内销售为主;1/3为冻品,如冻鱿鱼、鱿鱼块和鱿鱼头,一部分出口,大部分国内销售;1/3为鱿鱼精深加工品,如鱿鱼花、鱿鱼片、鱿鱼丸和鱿鱼丝等,大部分出口,一部分国内销售。过去80%出口国外市场,现在80%内销。如浙江展茅鱿鱼市场,近几年原料鱿鱼交易量在4.5~5万吨左右,交易额5~5.5亿元。干制品方面,浙江展茅鱿鱼市场鱿鱼制品加工量在1.2~1.5万吨左右,金额在7~8亿元。浙江十大水产市场(年营业额10亿以上),均有鱿鱼鲞销售,金额未作专业统计。
    二、鱿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高质量发展是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也应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
    (一)稳健发展远洋鱿钓产业
    2018年我省已拥有远洋鱿钓企业41家,远洋鱿钓渔船394艘,产量37.70万吨,产值48.80亿元,均为我国首位,世界前列。发展远洋鱿鱼产业对合理利用国际渔业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争取国际捕捞配额、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海洋强国”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鱿钓产业发展面临4个问题:一是国际鱿鱼资源状况亟待调查研究;二是远洋企业主体弱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三是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四是远洋产品市场基础薄弱。
    1、加强国际鱿鱼资源调查研究:2018年我省赤道渔场捕捞20多万吨1~2斤/尾的鱿鱼,值得深思。要加强对鱿鱼种群、洄游分布和科学利用及海渔况速报的研究。加强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资源探捕。
    2、加强远洋鱿鱼产业管理工作:组建多部门合作的鱿鱼产业专题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项目审批、渔船设计、建造和检验、船员培训管理、国际渔业合作谈判等专题工作。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拓展国际渔业合作。积极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和监管工作。
    3、大力扶持远洋鱿鱼实体经济:清查老1日船舶,加大对渔船更新改造(尤其是冷冻与保鲜设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与品牌创新的扶持力度,提高远洋鱿钓海上第一线的原料质量,建设一支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效率优化的远洋鱿钓现代化船队。
    (二)科技创新,发展鱿鱼精深加工
     目前我省鱿鱼产量已逾40万吨,高产年份达59万吨,已占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的近1/6。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实施品牌推动战略。深海鱿鱼因其本身纯天然、无污染、好营养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消费者的欢迎。
     过去鱿鱼鲞是传统的消费产品,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鱿鱼加工技术和速冻冷链产业的发展,鱿鱼花、鱿鱼圈等一批鲜冻鱿鱼产品的相继开发,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和酒店餐饮、火锅烧烤等消费领域。在传统产品如鱿鱼丝和鱿鱼圈、鱿鱼片、鱿鱼条,速冻产品的基础上,加大调理鱿鱼和热食微波鱿鱼开发,注重高档保健品及内脏产品开发,如鱿鱼油、卵磷脂、鱿鱼鱼精蛋白及下脚料开发动物性饲料原料等。鱿鱼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这是加工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
    (三)注重鱿鱼标准制修订
    从检测中发现鱿鱼本身就合有“甲醛”,检测值高低不一,与其产地、品种、部位、加工方式、贮藏时间和方法等有关,最高的可达400mg/kg以上。主要是由于鱿鱼在储存过程中,在微生物和酶(特别是氧化三甲胺酶;TMAO-ase)的作用下,发生自身代谢,产生甲醛。本体水产品中所含甲醛从未有过中毒的报道。建议:(1)对水产食品不设甲醛指标。(2)为了防止不法商人在市场上的水发水产品或渔获物中人为添加福尔马林,可对水产品中的甲醛设定合理指标。
     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标准制修订工作。2008年以来,协会成功申报扩大焦亚硫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在水产品中的使用范围后0 20 1 5后1 1月份起,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卫生计生委及专家组的支持下,协会开展了扩大山梨糖醇在水产品中使用范围的项目申报,通过国家卫计委网上申报,并6次赴北京提供补正、补充材料,经反复与国家风险评估中心、省卫计委、专家组及骨干企业的沟通;2016年8月,国家卫计委对协会申报材料进行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卫计委正式对扩大山梨糖醇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在部分水产品中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公告。
    (四)完善远洋鱿钓冷链物流工作
    远洋鱿钓要树立“产品推销靠质量”的观念,切实加强海上第一线冷冻保鲜工作。在实施钓鱿数量奖励制度的同时,制订完善鱼货冷冻保鲜奖励制度。
    目前,涉氨制冷安全检查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同时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已具备普及条件,液氮速冻已在拖虾渔船上试验,建议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远洋鱿钓冷链物流设施(淘汰船龄大、故障多、速冻鱼仓小的鱿钓船),树立产品质量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做好从渔船到餐桌的冷链物流工作。
    同时,加大对海上第一线远洋生产渔船冷冻冷藏设备和卫生设施改造的支持力度,扶持海上冷藏运输加工船,从源头上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五)活跃流通,引导消费
     鱿鱼产量大,供应有保障;价格适宜,产品形式多样,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鱿鱼是一种营养保健型且风味良好的水产品资源。由于其中牛磺酸与胆固醇的比例大于2.2,使其所食胆固醇被机体充分利用且不在血液中蓄积。(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