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行业资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我市今年1-7月水产品出口的形势、特点及存在问题

发表时间:2006-08-24 00:00:00

    在8月17日下午舟山检验检疫局召开的水产品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食检处处长袁桂铮对我市今年1-7月水产品出口的形势、特点及存在问题作了如下分析。
    今年1-7月,全市水产品出口货值为3.92亿美元,占到地方外贸出口总值的63.1%,涉及水产捕捞、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链从业人员25万左右。在水产品出口门槛越来越高,而资源却越来越匮乏的严峻形势下,能有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1-7月,舟山出口水产品的特点是:
    1. 出口水产品加工量和出口量增长较快。1-7月舟山(嵊泗除外)共检验出口水产品6695批,数量达11.66万吨,贸易金额达3.9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增长了11.26%,贸易金额增长了20.48%。
    2. 产品档次有了很大的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数量达5.62万吨、金额为2.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61.11%和47.00%。
    3. 来/进料加工初具规模。来/进料加工产品的数量和金额分别达到0.65万吨和0.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1.56%和30.94%。
    4. 出口国际市场多元化。 1-7月水产品出口到59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日本、韩国、欧盟、美洲和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市场,其中输欧水产品增长迅猛,数量和金额分别增加52.79%和74.75%,由去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产品出口格局由原来的韩、日以及其他国家的三足鼎立变成了韩、日、欧与其他国家的四分天下。韩国与日本的贸易额占有率相对分别有所下降,输韩水产品数量下降了10.91%,贸易额下降了12.38%,输日本水产品数量较去年增加3.23%,贸易额下降1.50%,输韩水产品数量以3.67万吨排在第一位,贸易额由去年的第二位降到了第三位,日本以贸易额1.30亿美元排在第一位,出口数量达3万吨,由去年的第二位降到第三位。
    5. 出口品种有所增加,但格局单调。鱼类产品出口为5.41万吨,仍占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中安康鱼几乎占了一半,输往韩国的鱼类占三分之一多,其次为日本。出口排第二位的是头足类产品,出口数量及金额分别达2.82万吨和1.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46%和11.41%,主要贸易国家为日本,占43.64%。虾产品以1.75万吨和0.85亿美元排第三,同比增长24.52%和49.80%,其中输欧虾仁占58%,由于9月份后才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出口高峰期,上半年仅出口147.81吨。在出口的水产品中,今年蟹类出口增长最快,共出口1.05万吨,数量增长了31.15%,贸易金额增长了22.94%,达0.29亿美元,其中输往韩国的蟹就占86.00%。
    总之,今年上半年舟山水产品出口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企业对质量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企业自检自控能力正在不断提高,水产品安全质量状况较以往有较大的提升,不合格检出情况和国外通报情况较往年有所下降,2005年1-7月份共有40批不合格,今年上半年仅有25批不合格。
    今年1-7月,舟山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是:
    1、源头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滥用、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情况依然存在
    共检出亚硫酸盐(以SO2计)超标9例,其中虾类产品7例,蟹产品2例。特别是连续被韩国通报二氧化硫超标就有3例。自5月17日,韩国对中国产蟹类加强SO2检测(30ppm)以来,至7月31日,蟹类仅出口了725.01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7.30%。
    2、出口水产品中致病菌、细菌总数超标有所下降
    共检测出微生物和致病菌超标4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细菌总数超标1例,大肠菌群1例,副溶血性弧菌1例,主要涉及的产品是鱿鱼丝、鱿鱼圈、星鳗以及鲣鱼。
    3、重金属问题仍是目前影响水产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检出镉超标3批,涉及的产品为鱿鱼产品。
    4、企业诚信意识差,数、重量不符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数、重量不符9例,其中鱼类7批,虾类1批,章鱼类1批,主要原因是一些生产企业未能处理好生产和报检的关系,边生产边报检,报检员又不了解生产情况,造成检验员去检验时冷库产品数量短少甚至无货。
    5、药残方面的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今年日本、欧盟、韩国陆续出台了新的食品卫生法规,主要针对农兽药物残留,特别是下半年为养殖南美白对虾出口高峰,在这方面的把关工作只能加严,绝不能放松,必须加强养殖场备案制度。
    (张博、虞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