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行业资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山东威海“七条鱼”游出全国最大水产精深加工基地

发表时间:2022-08-11 15:41:19

从传统捕捞到构筑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海产品深加工是“升级”路上的关键一环。威海市海洋食品产业推出了以鲍鱼、鱿鱼、金枪鱼、低值鱼等为代表的“七条鱼”优势品种产业链,依托智能化生产线改造、精深加工新产品研发等,力促海洋食品由简单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再向医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高端领域转型,形成一个综合效益高的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一批以鱿鱼、金枪鱼为代表的加工企业,依托工艺革新、产品推新,为“海洋二产”强筋壮骨,巩固放大全产业链领先优势,形成“捕全球、卖全球”的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齐发的效益倍增之路。
特别是荣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鱿鱼、金枪鱼、冷冻调理食品和海产罐头加工出口基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药品等规模化精深加工企业群体,各种海洋食品端上了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
7月4日下午2时许,走进山东赤山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偌大的鱿鱼加工车间内,只见一排排自动化生产线加速运转,鱿鱼预处理环节鲜少见到工人忙碌的身影。原来,作为传统加工企业,又是亚洲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基地,海都早已转向了精深加工的轨道,在管控产品质量的同时,将着力点放在了“技术革新”上。“我们与哈工大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业智能制造商达成合作意向,对鱿鱼加工车间、流水线各环节关键技术装备进行升级研发与设计。”公司副经理李华军说,目前鱿鱼原料处理和成品包装环节关键设备研发已获突破性进展,月底前将进行样机测试。通过引进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鱿鱼自动化加工设备,从鱿鱼的清洗、分割、去皮到整形速冻实现了全套流水线加工,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在食品精深加工车间,记者见到了公司生产经理于京成。他介绍:“这个车间专用于加工鱿鱼,主要有单冻鱿鱼、层冻鱿鱼、鱿鱼圈、鱿鱼花、鱿鱼条等产品,出口日本、美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赤山集团已拥有海都、海博、润通三处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企业,鱿鱼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年出口创汇近2亿美元,“赤山鱿鱼”已成为荣成市鱿鱼加工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从沿海养殖到精深加工,威海推动海洋食品产业链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品种,金枪鱼的保鲜加工条件要求较高,过去产业链高端环节一直被国外企业把控。为改变渔业产销“两头在外”的格局,鑫发控股转变资源依赖型发展,打造金枪鱼加工基地,并与高校合作成立实验室,串联起“捕捞回运+冷链加工+生物提取”全产业链。
一段时期以来,威海海洋食品一直在产业链低端徘徊。为让更多海洋食品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新路,威海全力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海洋经济全产业链提升,从简单的捕捞养殖到精深加工等新兴业态齐头并进。截至目前,威海聚集海产品加工企业859家,年加工量364万吨,占全省57%、全国21%,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之一。
高品质小牡蛎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牡蛎产量全国第一的威海,向海洋二产攻坚发力,逐步走出了一条主打品牌、品质的“增值”路径。日前,在威海信之源海洋生物科技公司的牡蛎生产加工车间里,工作人员为每一箱线上销售的牡蛎都贴上了防伪标签,这是乳山牡蛎的“身份证”。
“目的是保护‘乳山牡蛎’的品牌声誉。”威海市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说,品牌、品质是一个产品屹立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叫响威海海产品,威海建成全国首个牡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施乳山牡蛎地理标志产品防伪溯源管理,研究引入了现代物联网及新型液体防伪商标等技术,实现了牡蛎产品全程可追溯、流程可查询,消费者可方便快捷地扫码识别真伪,有效打击了假冒、滥用品牌行为。
乳山牡蛎电商产业园,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分拣牡蛎,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同时,以标准引领品质提升,威海创新引入“标准品”理念,联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乳山牡蛎》标准,并发布为山东省地方标准。
紧盯海洋食品优势产业,威海还树立“跳出海洋看海洋”理念,积极与高校院所等合作,引进开发新技术,系统开展牡蛎、海带、海参等活性成分的分类提取、精炼,先后推出海带肥、岩藻多糖、海参油等高附加值新产品。
作为威海海洋食品产业链上另一“硬通货”,海带产业也奔着“高附加值”不断发力。作为海带之乡,威海海带年产量占全国近七成,但附加值却不高。而海带含有天然植物荷尔蒙,是天然类功能性肥料中的“王者”。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产业链的“链主”,世代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海带“内里”挖市场,推出了“爆款”海带肥,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农作物增产效果最高可达40%。
以创新“撬”动产业发展潜能
混着海水淤泥的牡蛎,如今可在海上完成自动收获与清洁,收获的生产效率提高10倍;又脏又累的鱿鱼掏黄作业,通过自动化处理机器,解决了企业招工难、效率低下难题……威海因海而生、靠海而兴,并不断向海图强。作为传统产业链条,海洋食品产业想要实现新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撬”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潜能。
向理念创新要市场。从水产的养殖、腌炸卤晒的粗加工到以海参多肽、生物海藻肥等海洋生物提取物的精深加工技术,纵观海洋食品产业链条的升级不难发现,威海海洋食品企业纷纷摘掉“低端”帽子,产品逐步实现高附加值,并走向全球。这背后也折射出企业发展的“锦囊”——取“传统理念”精华实现再创新。为促进海洋食品产业加快升级步伐,威海大力推出支持海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科技、工信部门继续发挥“揭榜挂帅”机制,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鼓励企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生产设施和管理服务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海带、海参、鲍鱼、牡蛎等海珍品精深加工能力,壮大海洋食品产业链。
向科技创新要产能。海洋食品产业类目繁杂,要发展产业链条,绝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更不能盯住某一领域力求“一口吃个胖子”,必须要精准发力,依托科技赋能。因此,威海制定了海洋食品产业链工作任务责任清单,确定海洋食品产业链重点工作方向,为精准实施产业链培育、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提供具体抓手。同时,在搭建平台载体、强化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努力释放海洋食品产业的活力、实力、吸引力。(来源:舟山远洋渔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