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风险预警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风险预警>官方警示官方警示

ISSF:太平洋金枪鱼资源回暖,但印度洋金枪鱼资源仍过度捕捞

发表时间:2024-12-16 09:34:18

       国际海鲜可持续性基金会(ISSF)11月发布《全球金枪鱼种群状况报告》,指出全球金枪鱼资源有所改善,特别是太平洋地区金枪鱼资源呈现出积极回暖的迹象,但印度洋金枪鱼资源仍面临过度捕捞的困境,亟待国际社会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全球金枪鱼健康种群资源占比上升:全球金枪鱼商业捕捞中,来自健康种群的捕捞量已上升到88%,较今年3月86%有所增加,特别是太平洋和一些大西洋地区金枪鱼资源的可持续性状况有所改善。过度捕捞的种群比例占10%,较上次报告下降了2个百分点,属于中等丰度水平的种群占比降至2%,相比3月时的4%也有了明显下降。目前65%的金枪鱼种群处于健康的丰度水平,较3月时的61%有所上升,而87%的种群未出现过度捕捞。这些数据说明全球金枪鱼资源有所好转。
       二、太平洋金枪鱼资源回升,印度洋资源依旧艰难:太平洋地区的金枪鱼资源正在逐步恢复,东太平洋的黄鳍金枪鱼以及大西洋、地中海的长鳍金枪鱼资源的可持续性评级从黄灯升至绿灯,捕捞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过太平洋蓝鳍金枪鱼资源仍过度捕捞,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而印度洋的金枪鱼资源则相对严峻,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资源仍过度捕捞,面临严重枯竭,特别是印度洋的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资源依然未达到可持续捕捞的标准。
       三、金枪鱼产量及捕捞方式的变化:2022年全球金枪鱼产量520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长鳍金枪鱼占57%、黄鳍金枪鱼占30%、大眼金枪鱼占7%、马苏金枪鱼占5%、蓝鳍金枪鱼占1%。在捕捞方式上,围网作业仍是全球金枪鱼捕捞的主要方式,产量占66%。延绳钓产量占9%,刺网产量占3%,其他渔具产量占14%。
       ISSF呼吁国际社会加强管理与监控,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捕捞配额,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渔业资源保护措施,金枪鱼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仍有很大潜力,未来充满希望。(根据冻品攻略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