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行业资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中国市场鲜活海鲜的进口消费大幅增长

发表时间:2023-10-17 10:04:58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1-8月,我国进口鲜活海鲜超过8.5万吨,同比增长16%。平均进口价格也同比上涨15%。这表明,新冠疫情相关限制取消后,我国国内的鲜活海鲜消费已明显恢复。
       我国进口和消费最多的生鲜海鲜品种有:三文鱼、虾、比目鱼、蓝鳍金枪鱼、鳗鱼、鲳鱼、青口、牡蛎、鲍鱼、黄鱼、海参、蛤……其中,占比最大的三文鱼进口5.6万吨,占65%。
       此外,中国还进口了大量观赏鱼,共28.1万吨,同比增长60%。一般来说,这个市场消费的新鲜/活鱼比虾、蟹和软体动物更多。
       在向中国供应鲜/活海鲜的国家中,挪威排第一,主要是鲜/冰鲜三文鱼。智利排第二,也是中国第二大鲑鱼供应国。其他顶级供应商还有缅甸、澳大利亚、菲律宾、孟加拉国、法罗群岛、英国、日本……
       原来,日本向中国市场供应比目鱼、蓝鳍金枪鱼、鲭鱼、鲽鱼、牡蛎、扇贝和鲜/活海参。但自8月底以来,因日本核污水排海,中国正式禁止进口日本海鲜,使得日本的鲜活海鲜出口量下降,为此中国也不得不增加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同时,此次事件发生后,中国还加大了对进口海鲜产品原产地的检查力度。从短期来看,核污水排海事件不仅影响日本海鲜出口,还会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海鲜加工和食品服务行业,促使一些消费者选择从北欧进口海鲜。
       越南仅占很小的市场份额,今年前8个月仅占中国鲜活海鲜进口总量的0.2%。但与2022年同期相比,来自越南的进口量大幅增长446%,平均价格也上涨184%。越南对华出口活海鲜主要是观赏鱼、石斑鱼、龙虾、黑虎虾等。
上海、广东、云南是鲜活水产品进口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占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总量的39%、16%和11%。
       前几年除了受新冠疫情限制进口外,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一直是个吸引力很大且潜力巨大的海鲜消费市场。40年来,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增长10倍:从1980年的5公斤增加到1993年的14.4公斤、2013年的37.9公斤、2020年的54公斤。海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人均购买海鲜3-4公斤/月,尤其是上海人平均每月购买海鲜11次,意味着他们花费30%的实际成本来购买海鲜。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必将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海鲜的目标市场,中国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来源:冻品攻略